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大要闻 >> 正文
长大要闻

【冲锋一线】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肖品龙:加强人才引育工作 全力助推一流学科建设

发布时间:2024-05-06 作者: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为营造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加快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浓厚氛围,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促进交流互鉴,特在学校校园网、校报等媒体开辟【冲锋一线】专栏,刊登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典型事例,内容包括思考、做法、成效等,展示方式为访谈、通讯、评论等。欢迎大家踊跃约稿、投稿。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716-8060590

本期我们走进资源与环境学院,对话学院党委书记肖品龙。

图为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肖品龙。李莹 摄

记者资源与环境学院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有什么基础或优势?

肖品龙资环学院的优势之一是分析测试。学院在油气地球化学领域具有完备的分析测试体系和CMA国家计量认证资质,建有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也是CNPC“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组成单位之一。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铁冠教授参评院士的很多成果出自分析测试中心。以王培荣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者大大拓展了学院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实验室大型仪器面向能源学部各学院开放,共享平台预约系统运行良好。近3年来,实验室累计提供自主测样服务3000余次,测试时长34万小时,接收样品数71285份,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引进、科学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人才引进成效显著。近3年来,学院引进了16名博士教师,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到了95%。2023年,学校实施新的人才引进办法后,有近20名优秀博士到学院面试。目前,学院全职引进了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选金继明教授,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夏小平教授,省级人才谢小敏教授,楚天学者、楚天学子人才系列共计8人,学校长江人才系列高端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等共计12人。

科研实力稳步提升。2022年,学院获批了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成因成藏重点实验室分室,科研平台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近2年发表高水平论文15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出版专著3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获省部级奖励6项。

学生培养特色鲜明。学院专业实力强,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水文与环境工程和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地球化学。近3年,学生考研录取率均高于40%。2023年学生考研录取率56.33%,位列全校第一,其中地球化学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近70%。2024年学生考研录取率55.2%,其中地化油光22001班录取率88%。学生就业方面,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等单位是吸纳学院学生就业的主要平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位于全校前列。

记者学校提出一流学科突破行动,对于学院来说,我们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存在哪些难点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肖品龙2024年是学校冲击世界一流学科攻坚之年,资环学院作为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但在大人才、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方面亟待加强。

目前,学院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是学院人才培育存在一定程度的断档。本世纪前十几年,学院发展相对缓慢,高水平人才引育成效欠佳。近几年,学院引进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博士,但需要相关领域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多加指导,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因此,学院急需引进相关领域有一定影响的海内外高水平人才,强化学院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成长,充分发挥高水平人才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引领作用,实现有组织科研。

第二个方面是学院赖以成名的分析测试仪器日渐老旧,更新换代不够及时。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院是国内有机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高地之一,购置的色谱—质谱—质谱分析仪是亚洲第一台、世界第三台。目前,学院在油气地球化学领域虽具有比较完善的分析测试体系,但相较于国内外同行业高水平大学,部分仪器设备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现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需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高水平科研仪器在产出高水平成果方面的作用日渐重要,建议学校大幅增加仪器购置费用,大力引进相关高水平仪器设备,同时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推进一流学科突破行动,资环学院将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或着重发力?预计成效?

肖品龙学院要积极响应学校发展战略,加快学科交叉融合,主动寻求突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万变应万变”,聚焦学科、平台、人才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任务,助力学校实现“六个倍增”。学院力争3至5年,在重大人才、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基金体量、学生培养等关键指标方面实现突破,对标同类型高校一流学科标准,助推一流学科建设。

在平台方面,学院将利用油气地球化学研究方面的传统优势,借助师生在深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方面的迅猛势头,建立深部过程—浅部响应研究中心,探索地球深部过程对浅部的影响机理,将有机地球化学与无机地球化学研究相结合,同时推动“深浅”研究交叉融合。在专业建设方面,借助学校相关专业优势,推进建设医学—地质学课程/专业方向,同时充分发挥水文与环境专业优势,联合学校相关专业,服务蔡甸、荆州等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2024年,全院上下将奋力冲锋,力争完成以下人才引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3个方面的发展指标。

在人才引育方面,力争引育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人才1人,国家杰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各1人,“楚天英才计划”3人,长大岗位学者6人,招收进站博士后2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力争纵向科研经费突破700万元,横向科研经费突破3600万元;获批基金5至1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7篇,自然指数论文1篇,获专利授权15项;建设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新增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团队1个。

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多点突破。在教学质量工程方面,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数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网络在线课程在国家平台上线1门。在教学研究与成果方面,建立省级基层教学组织1个,获批省级研究项目2个。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四级通过率、升学率、高质量就业率等指标继续保持在学校前列。在学生竞赛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学科竞赛获奖、“挑战杯”系列竞赛等获奖超过7项。

记者作为一流学科群建设学院,在实施“六大行动”、实现“六个倍增”方面,接下来学院有哪些思路?

肖品龙人才、项目、文章、经费等指标相辅相成,人才是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依靠。学院将秉持“四个更加”的理念,以人才引育为着力点,创新体制机制,全力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快青年人才成长的步伐,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第一个措施是,学院根据专业方向设置若干个课题组,确保每位青年教师都有固定的课题组,实行有组织科研。学院将充分发挥利用高层次人才、老教授在科研方向、经费获取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让青年教师“有事做、有奔头”。青年人才在时间、精力、兴趣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要充分发扬青年人才“初生牛犊不怕虎”“咬定青山不放松”“敢打敢拼”的精神,大力实施“六大行动”,早日实现“六个倍增”。总的来说,将“老中青”结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中老年”教师侧重资源获取和经验传授,“青年”教师侧重“冲锋陷阵”和具体实施,真正实行有组织科研。

第二个措施是,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上会、获批等与绩效考核挂钩,促使学院的基金申请数量翻倍、获批数量翻倍。2024年,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上做了多轮宣传动员工作,基金申报数量32项,较往年有所增长,但增幅依旧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基金申报工作未与绩效考核等挂钩,部分老师申报基金积极性仍不高。针对该问题,学院将出台相关措施,将基金申报、获批等与绩效考核挂钩,真正实现能报尽报。预计该措施实施后,资环学院的基金申报数量将实现翻倍。同时,学院将设法调动各种资源,做好基金申报书的帮评工作,提高申报书质量,进而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成功率。

记者课程思政是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在课程思政建设上,学院有哪些有益的探索或经验?

肖品龙学院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充分挖掘学院历史,打造特色思政课。一是利用水文与环境专业优势,联合相关学院和部门,共建长江大保护思政课;二是挖掘原江汉石油学院“老地化精神”,提炼“资环精神”,建立“地化系”展览室,打造“老地化精神”思政课。

记者作为学校优势学科建设单位之一,如何带动学校其他相关学科实现长足发展?

肖品龙学院将充分调动学科资源,加快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资源共享。

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实验测试方面的优势,为本学科、相近学科和地方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实现“共享、共建”;二是充分运用实验室建设、运行、资质认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全力帮助和支持其他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三是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互通有无、互相借鉴。

记者围绕一流学科突破行动,您还有哪些想法或建议?

肖品龙一是优化一流学科的资源配置,加大对一流学科相关学院的支持力度,集中能源学部资源实现突破;二是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外“引”内“育”,将人才引育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三是畅通一流学科教师职称晋升通道,科学设置科研、教学要求,激发所有教师的干事创业活力;四是集中梳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大幅度减少程序性、事务性工作对教师时间和精力的占用;五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让教师根据个人专长,集中注意力在擅长领域取得突破,争取达到“一门精”,而非面面俱到,杂而不精。

(记者 杨云锋 审核 刘长华 管锋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