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李胜杰)1月13日下午,受农学院邀请,长江大学杰出校友、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莫道克大学李承道教授,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周美学教授做客长江大学,为农科师生带来关于麦类作物遗传育种的前沿科技进展。报告在农学院报告厅举行,近百名农科师生聆听了报告。
李院士的报告题目为“Genes and genomes for breeding success in barley”。他从一张著名航海画作讲起,详细解析了澳洲大麦的由来与发展历史,指出遗传改良是提高大麦产量的重要驱动力。他同时以汽车发展变化历史作为类比,指出遗传育种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详实的历史数据、形象的科学类比,让师生对澳洲大麦育种科研顿时产生浓厚兴趣。
“澳洲的大麦品种在选育中向着更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向发展。”通过选用澳洲8个典型大麦品种与欧洲、北美洲多个大麦品种做泛基因组分析,李院士指出,澳洲大麦的祖先为欧洲大麦,但在选育中保留了3800余个特有基因,并且染色体结构也发生诸多变化,与欧洲和北美洲品种形成了较大差异。在对大麦基因网络和太阳辐射、气候变化等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后,李院士解析了澳洲大麦品种独特进化方向的原因。
澳洲大麦品种选育的挑战有哪些?李院士表示,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压缩了大麦安全生产窗口期,但基因编辑等技术的革新或许能为育种找到新的方向。
李院士还强调,做科学研究关键是要借鉴和发展好的科学研究方法,把看似简单的东西做到极致。
“李院士从基因和基因组层面解析了大麦育种,我将从提高表型鉴定准确性方面来为大家分享麦类抗逆和育种相关研究。”周美学教授以“Plant phenotyping - A key to improving plants' stress tolerance”为题作报告。在介绍了澳大利亚小麦所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后,周教授从霜害、热害、盐害、酸害、涝害等几个方面一一展开阐释。
在介绍了霜害和热害胁迫的相关研究后,周教授指出,由于缺乏适当的胁迫实验处理方法和存在多因素影响等原因,热害作物表型鉴定并不理想。
那如何优化实验方法让小麦呈现出更容易区分的实验表型呢?周教授以小麦耐盐与耐渍性状鉴定为例,详细讲述了如何通过优化实验装置与方法,让表型鉴定变得更加准准,进而用于目的基因筛选和生产实践。
“通过优化实验获得的小麦品种在大田试验中同样得到验证,不仅产量不受影响,而且具有更好的抗性。”“找到好的表型鉴定方法是破解复杂机理下表型鉴定难题的关键。”周教授如是说。
“干旱条件下,在对大麦生长影响方面,水分和热害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不同生长期,涝害对小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何更好地开展实验?”……针对讲座内容和科研实际,师生纷纷展开提问,两位专家则分别给予解答。
此次讲座丰富详实的实验数据、科学严谨的实验分析、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赢得在场师生一阵又一阵掌声。“三个多小时的讲座,仍然听得意犹未尽,感觉收获满满。”农学院研究生吴军表示。
两位专家还耐心解答了关于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绿色生态农业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的相关问题。据悉,我校3名作物学博士研究生及4名年轻教师已通过该项目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并将于近期前往两位教授实验室开展研究和进行深造。
报告会前,党委书记王建平等校领导接待了李院士一行,并座谈交流。(农学院供图)
(审核 方正武 编辑 杨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