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庆贺裘怿楠先生80寿辰
(学生记者 方灿 项婷 王梦琪/文 记者 曾尉/摄)岁月如歌,时光荏苒。11月12日上午,在喜迎我国著名石油开发地质学家、中石油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裘怿楠先生80寿辰之际,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中石化中原油田、中石油勘察院等20多个单位的近30名开发和储层地质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我校12教405学术报告厅,共庆裘老先生80华诞,并对储层地质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研讨。大会由中石油勘探院副院长穆龙新教授主持,500余名长大师生零距离感受了此次学术盛宴。
8点21分,耄耋之年的裘老先生携夫人陈靖梅女士精神矍铄地步入会场,全场起立注目,掌声雷动。与会代表一一就坐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贾爱林教授简要介绍了裘老先生从事地质工作60年来,在石油地质开发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生代表向裘老先生及夫人敬献鲜花。
8点半,穆龙新教授宣布研讨会正式开始并邀请裘怿楠教授作报告。裘教授首先表达了对大家祝寿的谢意,并坦言大会提交的收集了22篇优秀论文的论文集《油气田开发地质的理论与实践》体现了我国开发地质和储层地质领域高科技水平,是最珍贵的生日礼物。他结合自己从事地质工作60年的经历,谦逊地表示:“我只是承担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这一辈子也只是埋头工作,与世无争。”同时,他勉励大家边干边学,边干边总结,在干中提高自己,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不满足于现有知识,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潮流。
我校校长张昌民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兴河教授、中石油勘探院副院长宋新民教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曾大乾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吴胜和教授、中石油勘探院副院长穆龙新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林承焰教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贾爱林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志章教授一一登台,就开发、储层地质领域的问题向大会作主题报告。
张昌民教授在题为《珠江口盆地新近系地下疏松沉积物变形》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地下疏松沉积物变形使油气储集层的形态、物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油气的储集。对于珠江口盆地乃至我国各大含油气盆地,进行地下软沉积物变形现象的系统整理和归纳非常有必要。
于兴河教授阐述了砂体和地层对比的核心以及小层对比的原则与方法。宋新民教授则表示要从思想、技术上迎接变革,开创石油开发的非常规时代。杰出校友曾大乾重点介绍了普光大型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吴胜和教授在回顾了储层构型研究的历史后,又对其现状及未来的展望作了简要概述。穆龙新教授将中石油海外业务发展状况及国际油气合作合同模式做了展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林承焰教授以《基于流动单元的测井储层参数解释模型》为题,展示了精准的数据计算模式,并指出,将岩性单元法与流动分层指标法相结合,发展并明确了流动单元条件约束下的测井储层参数求取方法,可大大提高渗透率的解释精度。同时,若分不同流动单元类型建立泥质含量、粒度中值、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的解释模型也能相应提高其解释精度。贾爱林教授简要论述了我国地质模型发展的二十年,清晰展现了从定性地质学到半定性地质学,最后到定量地质学渐渐成熟的发展历程。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王志章教授则认为现代油藏的核心是格、储、流,藏、动、油。
中午12时,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闭幕。与会的地科学子难抑激动之情,纷纷表示:研讨会是一顿丰盛的学术大餐,坚定了自己学习地质的决心,更对裘老先生“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的精神表示钦佩。
据了解,12日下午,学校专门举办了“裘怿楠教授80寿辰暨从事地质工作60年”座谈会,与会人员一行参观了荆州古城。当晚,与会代表在我校艺术学院还观看了庆祝“裘怿楠教授80寿辰暨从事地质工作60年”专场文艺晚会。
(责任编辑 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