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大要闻 >> 正文
长大要闻

长江大学2012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2-03-22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实行岗位设置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教学和学术平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奋力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学校工作的主要指标是:

新增一批“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一年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保持在85%以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到20%,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引进100名以上各类人才。力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5项以上;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以上;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突破500篇;申报专利50项,获得专利授权20项以上。力争校本部本年度可支配收入达到7亿元,教职工总体收入比2011年提高10%以上。

一、召开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1.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精心筹备,开好学校第一次党代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智慧与力量,为加快学校建设和发展步伐提供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两访两创”活动。

2.以思想理论建设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五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加强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做好试用期满干部的考核工作和科级干部岗位调整、选拔和补充工作。

3.加强机关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营造团结进取、真抓实干、清正廉洁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加强对干部的廉政教育和培训。以岗位责任制为抓手,推进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加强对招生、基建、招投标、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的监督。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识分子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4.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加强形势政策、法制和校纪校规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坚持和改进教职工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机制,深入开展“师德十佳个人”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学校重大活动、典型人物、重要事件以及特色、亮点工作,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学校改革建设发展新成果,培育长江大学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影响力。丰富内涵、创新品牌,大力开展“致远计划”、“万人创百星”等校园文化活动,评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开展“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全面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开好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总结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教学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推动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

7.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为主线,推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推进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完善信息管理平台,打破院系界限,促进资源共享和实验室开放。争取获批1-2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争取获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1-2项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新增3-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项以上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8.加大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力度,扎实开展教学成果的总结梳理和水平提升工作,为申报2013年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做好充分准备。

三、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9.全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理顺人事管理体制。以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制定符合高校发展趋势和长大实际的新的岗位管理办法和人事分配制度。启用教职工人力资源及考核信息系统,完善教职工考核评价制度和职称评聘办法,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0.修订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实行多元化的用人模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力争引进1-3名能够带领所在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海内外优秀高层次人才,引进100名左右优秀青年博士。引进具有外国国籍的专家教授来我校担任主讲教师。以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围绕博士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建设,培育一批创新团队,着力造就本学科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

11.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定向攻读博士学位,加大对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做好教师访学进修工作,选派5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学术骨干到国外名校或学术机构研修;选派50名左右中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开放实验室进修、培训或做访问学者。

12.充分重视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在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教辅、后勤等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加强分类指导和服务,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13.在促进科研经费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纵向项目的数量和科研经费。加强项目申报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争取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以上;国家“863”计划项目1-2项;争取主持农业部项目1-2项。

14.修订学校科研管理办法和年度科研考核办法,规范科研项目的立项、研究、结题和经费支出流程,激励科技人员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研究制订科技成果的鉴定与报奖工作激励机制,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络与合作,力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5项以上。

15.按照校、省、国家三级科研团队逐级申报原则,制订科研团队的申报评审细则,启动校级科研团队立项建设工作,立项建设2-5个校级科研团队,争取获批2个以上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16.增加投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长江中游湿地农业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培育和建设工作;做好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申报工作,力争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

五、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各学科全面发展

17.积极组织参与国家第三轮学科评估,全面梳理各学科和学位点的队伍、平台、成果等建设状况,认真总结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做好新一轮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力争取得较好成绩。

18.以武汉校区作为新的发展平台,实施“石油学科群再造工程”。要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石油学科群为目标推进学科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凝练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学科平台,积极申报高级别的项目,提高高水平成果的产出数量。

19.实施“农学学科群突破工程”。抓住国家发展农业科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借助省政府与农业部共建长江大学的有利平台,积极申请高水平的研究项目,推动农学学科群的科研项目、经费、水平、成果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全力申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学校服务地方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农科教学科研基地建设,改善农科教学科研基地的硬件环境,为农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保障。

20.实施“人文社科学科群复兴工程”。加强对人文社科学科的指导和扶植,调整人文社科学科科研管理办法,设立不低于100万元的人文社科发展基金,重建荆楚文化研究中心,促进人文社科学科的发展。

21.实施“医学学科资源重组工程”。以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质性并入我校为契机,合理规划医学教学园区的功能分工,理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育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积极发展医学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以申请博士授权点为导向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有效整合教学、科研等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推动医学学科快速发展。

22.实施“工程学科群提升工程”。以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为目标,在学科带头人、科研项目、经费、平台、研究方向、获奖成果等方面加强建设,促使工程学科群提升学科水平和竞争能力。

23.实施“基础学科群强化工程”。制定措施引导鼓励基础学科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提高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数量,扩大学科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

六、规范管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24.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千方百计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力争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突破800人。

25.全面修(制)订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推进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和答辩监督,引进并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逐步做好学位论文进入中国知网工作,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研究和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26.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召开硕士生导师培训会、博士生导师经验交流会,促使导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七、做好武汉校区的建设和启用工作,改善办学条件

27.做好武汉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完善校区配套设施;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处理好各种关系,平稳启用武汉校区,充分发挥其功能和效益;积极探索两地多区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28.立足荆州,统筹调配办学资源,努力改善教学、实验条件和学生住宿条件。建立健全科学、公正、合理的资源配置制度和管理机制,加大对校内闲置资源整合利用的力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9.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大力推进武德路校区住宅开发工作,做好规划与单体设计,力争年内动工。加快东校区三角地开发项目的运作,最大程度发挥效益。

八、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做好学生工作和招生工作

30.优化理念,规范管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和实效。做好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完善资助工作体系,规范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充分发挥奖、助学金的激励作用。大力拓展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努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工作考评体系。

31.加强学术科技类社团建设,举办科技文化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大力推进青年志愿者工作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2.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招生宣传效果。争取本科招生规模达到8300人,在湖北省招生分数线比2011年提高2-5分。

九、开源节流,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

33.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中央和湖北省财政拨款和专项资金,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加大学费收缴力度,确保学费收缴率达到95%以上。精心运筹,科学调度,在确保学校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化解学校债务,争取财政化债奖补资金。

34.健全和完善财经规章制度和财务管理办法,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加大预算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和评估,加强学校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5.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独立学院、国际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合法创收,千方百计增加学校事业收入。全力支持独立学院申请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办学合格评估。加强教育基金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凝聚校友力量,力争把基金会做大做强,积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捐赠。

36.做好教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关注各类群体的正当利益诉求,完善和理顺各类人员的工资和薪酬待遇制度,普遍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收入和福利水平。

十、做好各方面工作,确保学校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

37.着手开展大学章程制定的前期调研等相关工作,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要求,完善院系目标管理办法和机关工作考核办法。

38.畅通民主渠道,推进民主治校进程。出台校务公开实施办法,完善校务、院(系部)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注重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的作用,积极搭建联系师生、服务师生的平台,畅通听取和征求师生意见建议的渠道。

39.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留学生规模,鼓励支持师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扩大学术影响。加强文献资源和特色数据库建设,优化馆藏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一卡通系统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建设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加快数字化校园进程。不断规范学报办刊行为,提高办刊水平,争取成立长江大学出版社。提高离退休工作服务水平,改善老同志活动条件,积极引导老同志在学校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

40.抓好节约型校园建设,做好水电管理和后勤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益。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强化隐患治理和安全专项检查,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稳定安全。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