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
最近几周,学校分学科召开了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座谈会,如何尊重学生和服务学生成为了座谈会的热点之一。
管理学院的一位教授说:在有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辅导和答疑没有了,布置作业成为了一种形式;地科学院的一位教授说:学生在课堂之外很少能见到老师;教务处的一位负责人说:面对“慕课”的挑战,很多老师还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
作为一所本科专业众多、学生规模庞大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无疑是长江大学的最根本任务。作为一所把“尊重学生”作为核心办学理念的大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
怎么办?
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到学生中去!
到学生中去,需要老师走下讲台。老师要改变那种“上课铃响进教室、下课铃响拎包走人”的状况,把“备教辅改考”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通过探索符合当代青年接受特点的方式在课堂上有效传授知识,通过细致的课后辅导和答疑完善教学效果,通过完整的教学活动认识学生、理解学生、塑造学生。
到学生中去,需要老师走出书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到学生寝室去转一转、与学生打一场球、和学生坦诚交谈一次与在书斋里做学问同等重要,改变一个灵魂比撰写一篇文章更有价值。
到学生中去,需要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面对面的严肃交谈、肩并肩的几句提醒,也许在一位老师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只是过眼云烟,但对“那一个”正处于青春期、面临众多烦恼和选择的学生而言,老师不经意的几句指点却有可能醍醐灌顶,改变他的人生道路。因为不是关乎人生意义的仼何问题“度娘”都可以帮助解决,因为“慕课”很难代替老师的言传身教和耳提面命,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永远离不开“这一个”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老师饱含情感的谆谆教诲。
到学生中去需要教授带头。
教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传道授业是教授的根本任务;评价一所学校的水平,最重要的标志是她的教授阵容。在我们身边,少数教授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本科生不是自己的学生,只有博士硕士才是自己“真正的”学生;个别教授认为“我的课堂我做主”,课外教育事不关己,那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事;还有部分教授认为到学生中去耽误做科研的时间,得不偿失。其实,想想自己的成长过程,想想自己正在读大学的孩子,每一位教授就应该切身体会到热血青年是多么渴望得到德高望重的“重要人物”的点拨和垂青!
到学生中去需要学校立“法”。
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作为一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校院两级管理机构应该从制度和法规层面引导老师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生身上。毋庸置疑,在这个“压力山大”的时代,老师确实有许许多多的客观困难:住在校外、科研任务重、考核繁多等等不一而足。因此管理机关就要认真调研,做好机制体制上的“废改立”工作,制定鼓励老师到学生中去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氛围,把时间还给师生,从根本上破除老师到学生中去的壁垒和障碍。
到学生中去需要老师自觉。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当老师是个“良心活”。每位老师在做好课堂教学之余,要把每年与几名学生交心谈心、参加一到两次学生的班级或寝室活动、帮助一名学业上遇困难或思想上有困惑或经济上陷困境的学生,作为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义;而不应该以种种理由拒绝到学生中去,也不能为了对付检查去应付一下,更不能在走到学生中去时把师生关系庸俗化、市场化。
到学生中去,重在热爱,难在用心,贵在坚持。我们创造的“面对面,一个都不能少”谈心制度曾经让很多学生受益,我们提倡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思想”一直得到很多老师认同,我们也还在探索组织老师到学生中去的“导师组制”。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着力执行、持续改进,把到学生中去作为实践“尊重学生”办学理念的重要原则,长江大学就一定能够形成自己人才培养的独特传统。
到学生中去是一项累并快乐的事业。老师们,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在一起,去找寻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和价值!
(编辑 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