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晏亮/文 曾尉/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水稻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对国家有很大的意义。6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莅临“长江讲坛”,在12教405学术报告厅作题为“解码水稻功能基因组”的学术报告,让更多的师生“触摸”到这一科技前沿。
报告会由副校长周思柱主持。校领导朱业宏、谢红星、刘荣华,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报告会。
“水稻对江汉平原的人们而言并不陌生。水稻是我们主要的食品。最近20年来,水稻已经成为一个模式生物。”讲座伊始,张院士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意义。国际上最早开始的基因组测序,就是从水稻开始的。水稻的基因组是目前为止所做研究的主要农作物中基因组最小的。与其他的禾本科作物相比,其基因组有很好的共线性,作为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加之其自然变异丰富,在遗传学研究中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然而,水稻中多达上万的基因对于人类而言仍然是一部‘天书’。”张院士这句话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如何破解这部‘天书’呢?” 张院士将“破译”的全过程生动地比喻为著书立说的全过程,“首先要对功能基因进行鉴定,就像进行词义破解、词典编撰一样;尔后研究语法,将词汇组成语句,对应于研究打通生物学过程;接着汇集成段落,解释生命现象,描绘物种的性状;再组成章节,阐释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最终把所有的这些都放在一起就破译了这本‘天书’。”张院士表示,做这项研究的长远目标,是弄清水稻全部基因的功能,揭示水稻基因组的生物学功能,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应用于水稻品种的改良,全面带动植物生命科学研究和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
张院士还与大家分享了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技术平台、重要性状、最新技术等研究内容,以及基本不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的绿色超级稻,提出了“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理念。关于未来,张院士提出,应开展以育种应用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研究,创建规模化种业育种技术平台,以基因组研究成果推动水稻育种目标的发展与创新。
在互动环节,张院士与现场师生就功能基因组的认识和研究、绿色超级稻的审定、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报告会结束时,校长谢红星代表学校向张院士赠送了学校专门定制的“长江讲坛”杯。随后,张院士及其团队还前往华中农高区进行参观。
(编辑 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