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正文
校园看点

【模范共产党员】柳彦彬:24载守初心 为校理财育新篇

发布时间:2025-09-06 作者: 浏览次数:

     

柳彦彬,男,汉族,1975年12月生,河北吴桥人,中共党员,计划财务处副处长、高级会计师。

在长江大学,有这样一位“财管家”:24年扎根财务一线,将“为学校理好财、为师生服好务”的初心,融入每一张报表、每一笔预算。党员柳彦彬,以坚定的信仰、精湛的业务和无私的奉献,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将学校预算总额从2023年的14亿元“精打细算”到2025年的18亿元,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的财力基石。

思想淬炼,理论实践双过硬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这是柳彦彬常挂嘴边的话。2024年在省委党校进修班,他系统研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轮训、党纪学习教育、中央八项规定教育,他场场不落。持续的理论武装,让他对“为谁理财、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认识愈发深刻,党性在淬炼中愈发纯粹。

他不仅是理论“好学生”,更是实践“行动派”:精研预算绩效新规,啃透政策文件;为精准对接上级要求,他跑市进省勤汇报;在省财政厅检查评估中深化理解,在兄弟高校交流中博采众长。每月雷打不动的中心业务会上,他带领团队“解剖麻雀”,共研难题,将学习成果转化成了提升学校资源配置效能的“真功夫”。

勇挑重担,开源节流助发展

财务是学校发展的“保障线”。面对全省教育财政的“紧日子”,柳彦彬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既要稳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兜牢民生底线,更要全力支撑“双一流”建设破局。

增收战场,他是敢拼敢抢的“急先锋”——协同相关部门,以钉钉子精神,频繁奔走于省市相关部门,勤沟通、摸信息、想对策,在“双一流”建设等重大项目资金的争取上取得积极成效,注入强劲动力。

优化支出,他是精打细算的“铁算盘”——狠抓项目库建设与管理,组织精细化论证,把预算编制精确到“做什么事、花多少钱、何时花、达到啥效果、如何衡量”,重点项目必赴现场拍板。一分一厘的“抠”,保障了学校各项事业顺利运转。

大胆革新,严抓管理提质效

面对资金紧张压力,需将有限资金发挥更大效益,柳彦彬果断推动财务管理向“重绩效、讲效益”深度转型。

在“提效”上深化推进,他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高标准组织年度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审核;扎实开展目标执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认真组织绩效评价,对重点项目开展现场评价,将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做到“花钱必问效”。

在“监管”上敢于较真,他紧盯一流学科等重大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按月、半月、周监督预算执行进度,坚持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确保每一分钱都应用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刀刃上、服务师生关切的实处。

暖心服务,情系师生显担当

“管理即服务”,是柳彦彬最朴素的信条。他坚持站在师生角度想问题、办事情。

为了让师生“一看就懂、一办就会”,他组织政策宣讲、业务指导,编印通俗易懂的《财务服务手册》;为了“让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他推行部门项目授权审批、精简申报材料、开通线上预算申报;为了确保师生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他建咨询群、勤走访、实行对口联系。在他的推动下,冰冷的财务窗口,成了传递校园温情的“服务站”。

柳彦彬和财务团队的努力,让学校预算工作屡获省财政厅表彰,计划财务处连年摘得全校目标考核桂冠和突出贡献奖,柳彦彬连续多年考核“优秀”,荣膺省财政厅“预算编报先进个人”、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24载春秋,这位校园里的“财管家”,用行动证明:精打细算的是数字,全心全意的是服务,这便是平凡岗位上最动人的初心答卷。(党委组织部供稿)

(审核 刘长华 编辑 杨云锋)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