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正文
校园看点

【模范共产党员】许文俊:党建先锋、育人良师、科研尖兵的三重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08 作者: 浏览次数:

     

许文俊,男,汉族,1991年7月生,湖北仙桃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在石油工程学院,提起许文俊老师,师生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作为系部的科研教学骨干,身兼支部书记、班主任双重职责,他将党员的初心使命深深融入党建、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以实干担当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高校党员教师的奋进之歌。

党建“先锋兵”:样板引领,融合赋能

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许文俊是探索“党建引领、融合发展”新路径的先行者。他牵头创建“打造‘五心’支部,筑牢战斗堡垒”党建品牌,让“三会一课”融入日常,让主题党日彰显特色,让组织生活迸发活力。在他带领下,支部锻造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党员队伍,“人人争样板、个个当表率”蔚然成风。

许文俊的创新远不止于此。他创新提出“党建搭台、校企携手、科研唱戏”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联合江汉油田研究院、工程院等单位,构建起“支部联建+项目联攻+人才联育”的协同机制。近五年,所在支部承担校企联合科研项攻关目50余项,斩获省部级科技大奖10余项,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党建的活力更应深植育人沃土。许文俊积极推动党建与课程思政、文化育人、社会实践、专业竞赛的深度融合,精心培育“传承石油精神,担当育人使命”支部文化品牌。成果斐然:支部累计摘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指导学生勇夺国家级竞赛奖项80余项。在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专家组给予样板支部建设较高评价。

育人“引路人”:暖心陪伴,铸魂润心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许文俊始终恪守的根本使命。他积极探索“大思政”格局下的“三全育人”机制。担任油工22203班班主任期间,他秉持“以生为本”,坚持每年与全班41名学生“一对一”共进晚餐,建立“一人一档案”成长跟踪机制。他精心策划“得与失”“我的石油故事”等主题活动,春风化雨般引导学生厚植“能源报国”的理想情怀。他还多次自费组织班级团建,营造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集体氛围。

这份倾心付出结出硕果:班级连续两年获评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班集体”,学生累计获各类竞赛与个人荣誉130余项。在学生心中,他是可亲可敬的“引路人”。

教学“革新者”:课堂深耕,以赛促创

三尺讲台,是许文俊珍视的“第一阵地”。他主讲的《采油工程》《采气工程》《储层改造》等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课程,广受好评。他秉持“理论为基、实践为用、创新为魂”理念,独创“案例导入—仿真模拟—现场实训”三维教学体系,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能力,授课满意度常年稳居学院前10%,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评估获评“优秀”。

许文俊深信“以赛促学”。他倾力指导学生征战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捧回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带领本科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6人次获校、院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通过“科研反哺教学”的模式,他培养了一批“理论扎实、实践突出、创新活跃”的应用型人才。相关成果荣获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

科研“排头兵”:靶向攻关,论文写在大地

作为一名科研骨干党员,许文俊将目光锁定非常规油气增产与提高采收率等国家能源战略亟需领域,持续推进“靶向式”科技攻关。自2020年入职以来,他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总经费超2200万元;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PE Journal》《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项,已授权10项(含1项美国专利)。

目前,他的研究成果已在江汉油田、江苏油田、西南油气田等单位的百余口井中成功应用推广,实现单井平均产量提升超20%,为“气化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撑,生动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担当。

从党建阵地到教学课堂,从科研实验室到油气田现场,许文俊的脚步从未停歇。他是全国党建样板支部的“先锋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更是能源科技攻关的“排头兵”。他以实际行动,充分诠释了新时代高校党员教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赤子情怀与责任担当,让鲜红的党旗在高校育人一线高高飘扬,熠熠生辉。(党委组织部供稿)

(审核 刘长华 编辑 杨云锋)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