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正文
校园看点

科研路上言传身教育栋梁 化工学院坚持立德树人铸人才之魂

发布时间:2020-01-02 作者: 浏览次数:

     

科学,是一座座奇谲的山峰。

追寻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干精神,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工学院)不断开拓创新,勇攀科研高峰。

一路风栉雨沐,一路言传身教。征服山峰的征程,也成为孕育德才兼备新时代人才的过程。

今年6月份,辽宁葫芦岛SZ361油田,气温不断攀升。

化工学院尹先清教授脑子里装着数据,奔跑在实验室与油田现场之间。来回2公里的路程,他一天要徒步跑上6趟,穿着闷不透风的工作服,豆大的汗珠不时从脸上滚落。

眼前的导师,让学生朱宗全油然而生敬意。他已不再是平时儒雅的模样,他和工人一起徒手铺管道,一起吃盒饭,一起聊天,完全把自己当作一名工人。他忙碌的身影,深深刻在了朱宗全脑海里,告诫他时刻要做一个严谨、务实的人。

尹先清说,在科研路上,言传更要身教,不仅要教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也得教他们踏实做人,踏实做事。尹先清为人低调,但科研成绩却让他名声在外。“十二五”期间,他们的团队曾承担两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承担中石油吐哈油田、浙江油田,中石化胜利油田等项目共25项。他曾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以第一作者在《环境工程学报》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多篇。

同样的场景,在中原油田内蒙古区块上演。

去年9月至10月,化工学院研究生邢继钊被导师余维初派去现场指导压裂三采一体化施工。在广袤的内蒙草原,穿着厚重棉服、带着两层帽子的邢继钊依然被冻得发抖。“不要觉得有高学历就高高在上,工人们有多年工作经验,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做事。”导师的言传身教,让邢继钊放下研究生的清高,亦步亦趋地学着导师的样子,和工人一起安装设备、倾倒压裂液……

今年,曾跟着余维初教授攻读硕士学位的张颖,在工作三年后,又随他攻读博士学位。她说,是余维初教授专心做科研,一心想为国家作贡献的初心感动着她。

在步入社会之前,张颖曾就有关合作项目到一些单位做开题报告,这期间不免会遇到挫折,自信心受到打击。每每这时,余维初教授总会和蔼地跟她讲,不为别人认可,有可能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你如果把项目做到“无懈可击”,别人自然会转变态度。

科研很重要,立德树人更重要,只有让学生具备了这种素质,他的人生规划才不会偏离正确方向。余维初是一个拥有深厚报国情怀的人,他在科研路上获得的奖项不胜枚举,他的研究成果在油田的推广面超过90%以上,全面提升了我国钻井、完井液和储层保护技术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油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余维初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并荣获2019年侯德榜化工科技技术创新奖。

培养学生成才不易,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更不易,但正是这种不易,让化工学院在做科研的路上,时刻不忘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化工学院王昌军教授在科研上成绩斐然,2006年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许明标教授一起创办企业,从2013年开始至今,企业产值年年破亿元,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了可观效益。现在,他们依然坚持带研究生,并时刻以报效国家的情怀熏陶学生。10多年来,他们的团队先后负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项,横纵向科研项目100多项,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70多项,获得授权的专利21项。系列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

同样,化工学院任朝华教授也一直致力于利用科研团队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每次他组织的表面活性剂开发与应用例会,都要求学生参加。每次例会上,任朝华都会结合国家发展所需,谈谈自己手头正在做的研究,同时,他还会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出来,与学生们一同探讨。

今年,任朝华教授获评2019年“荆州市突出贡献人才奖”。在学院,他是“新型表面活性剂开发与应用”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在学校,他是长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在湖北省,他还是长江大学首个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入选者……

在化工学院,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在这里,敢于创新,勇攀高峰,是学院科研人员的天职;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是他们作为教师的初心。当前,长江大学已经进入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学院科研工作迎来新的使命与新的契机。化工学院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继续勇攀科研高峰,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力铸造新时代科研人才之魂。(荆州日报记者沈微通讯员杨云锋刘珊)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