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校园聚焦

【科研百人】尹太举:努力超越和突破

发布时间:2017-05-04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人物名片:尹太举,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储层沉积学和开发地质学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湖北省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2部。申请国家专利20项,专利授权5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大专项子项5项。

在储层建筑结构分析研究方面,率先将储层建筑结构分析法应用于地下储层研究,提出了基于过程和叠覆式朵体的储层内部结构分析方法。探讨了密井网条件下沉积学研究方法,首次基于密井网建立了地下地质知识库,形成了一套高含水储层描述和剩余油分析技术,成为南阳油田主导地质研究技术,该技术在南阳、中原、胜利等油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在青海、大庆等推广,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面,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由油气勘探引入开发,形成了相应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基准面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及对油气和剩余油分布的控制,设计了基于基准面的地层发育预测算法,成果在中原油田普光气田、濮城油田等应用效果显著,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储层流动单元分析研究方面,提出了物性参数综合分析法、基于物性自然分段的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基于分段式的神经网络物性解释技术和基于流动单元的油藏动用数值模拟,形成了系统的流动单元非均质表征技术,并使该技术从理论走向了生产,为高含水油田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该研究获中石化中原油田科技进步特等奖、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二等奖。

在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方面,首次对整个渤海海域新近系沉积体系进行了全面研究,编制了该区上第三系的岩相古地理图,为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年新增7000万吨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提出了三种新的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建立了浅水三角洲大面积砂体接替成因、剩余成因等成因模式,为大型气田勘探提供了地质依据,为鄂尔多斯气田勘探和普光陆相勘探作用了重要支撑。提出了叠覆式浅水三角洲储层结构分析新方法,为大庆油田主力油藏开发调整提供了新思路。

(编辑 胡红霞)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