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新闻速递

欧洲科学院院士王传义教授讲述光催化“缺陷”的魅力

发布时间:2025-10-21 作者: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建军)10月12日上午,欧洲科学院院士王传义教授一行3人应邀做客“长江化工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双碳’背景下的环境光催化:缺陷增强效应”的前沿学术报告。报告在东校区11教学术报告厅举行,副校长江厚顺出席活动并致辞。

报告中,王传义院士从我国面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切入,分享了双碳背景下如何在分子层面调控材料结构,将“缺陷”化为“优势”。

王传义院士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光催化技术在“双碳”战略目标下的关键作用。他指出,以太阳能为驱动力的光催化技术,是同步解决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问题最具潜力的途径之一。

“尽管前景广阔,但该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仍面临核心挑战。”王传义院士坦言,材料的光响应范围较窄与光子利用率偏低是该技术面临的两大核心瓶颈,这些瓶颈与材料自身的微观结构及其表界面过程密切相关。针对这一挑战,王传义院士团队在光催化材料缺陷微结构的精准调控、从分子水平解析其表界面反应过程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他分享了其团队的最新突破,通过对黑色二氧化钛、钛基钙钛矿及石墨相氮化碳等材料进行“缺陷工程”设计,成功拓宽了光谱响应范围,显著提升了催化活性。

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围绕“‘缺陷工程’在实际工业化应用中的成本与挑战”“光催化技术能处理哪些特定污染物”以及“青年学者应如何切入该前沿领域”等问题踊跃提问。王传义院士结合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数据与国际前沿案例逐一解答,见解深刻、语言生动,引发阵阵掌声,现场学术气氛热烈。

化工学院领导班子、师生代表一起聆听了报告。该报告会得到了湖北省教育厅“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资助。

当日下午,王传义院士一行与化工学院领导班子、相关专业教师开展座谈,双方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过程制定、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传义,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部主任、德国洪堡学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兼职教授,陕西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应邀担任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特聘专家,国际知名刊物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IF 20.4)副主编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 13.2)等8个国际杂志编委。长期从事能源与环境光催化材料、表界面化学及污染控制等相关研究工作,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0多篇,H-指数值93。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4件、美国发明专利1件。曾获国际先进材料终身成就奖(2024)、国际先进材料协会年度杰出研究员奖(2025),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榜单和长期综合榜(2020-2025)、Scholar GPS全球近5年前0.05%顶尖科学家(2024)。

(审核 王丽 编辑 杨云锋)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