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新闻速递

中国首个自主研制微米级裂缝物理模型在长江大学成功构建并投入使用

发布时间:2022-08-03 作者: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雄炎 李铭宇 聂昕)为大力推进基础科学研究,充分发挥科技强基对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驱动作用,长江大学与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斯伦贝谢科技服务(成都)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建成中国首个含不规则、微米级裂缝的大型花岗岩物理模型。8月1日,项目组成功采集到该物理模型中裂缝清晰的测井信息,为裂缝评价方法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对裂缝测井定量评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裂缝性油气藏的产量约占全球石油天然气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裂缝性油气藏的储量约占已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中国海上深层、潜山的裂缝性油气藏成为未来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裂缝性油气藏中裂缝的宽度主要分布在几十到几百微米(μm),其准确评价一直是业界难点。测井作为“地质家的眼睛”,裂缝测井定量评价是裂缝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核心问题。受限于国内外声、电成像测井仪器设计参数的差异,裂缝测井定量评价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如何精准评价小于100μm的不规则裂缝,成为了困扰测井专家学者们的世界级难题。研制含不规则、微米级裂缝的大型物理模型有助于突破这一世界级难题。

该微米级裂缝物理模型尺寸为3m×3m×15m,重约160t,其核心部分由55块1m×1m×1m花岗岩组成。在研制微米级裂缝物理模型的过程中,项目组引入了无人机监测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井下电视拍摄物理模型中的裂缝图像、裂缝测宽仪将裂缝宽度测量误差精确到1μm。裂缝宽度从毫米级到微米级、裂缝形态从规则到不规则、测井仪器从等比例到全尺寸,突破了以往物理模型规模小、相似度低、采集信息有限的缺陷。此次微米级裂缝物理模型成功构建并投入使用,不仅解决了小于100μm宽度裂缝测井定量评价难题,更为今后国内外裂缝性油气藏裂缝测井定量评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验证并夯实了中国裂缝测井定量评价技术的可靠性,实现了该领域的技术跨越,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编辑 张晨露)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