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新闻速递

【“双一流”进行时】对话长大:周思柱畅谈学校“双一流”建设

发布时间:2018-11-07 作者: 浏览次数:

     

长江大学电视台学生记者 余高洁 厉天阳 夏开源

主持人:第四期”对话长大”节目,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副校长周思柱教授。

 

主持人:这学期东校区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这些变化,请您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周思柱:这学期以来,东校区周边进行了大量的拆迁和环境整治。这是因为,按照学校的规划,准备在东校区向长江边扩建500亩。现在的拆迁和治理就是依照规划而进行的。扩建以后,师生们将感受到更好的校园环境,到时候,东校区北边将抵达九龙渊,南边则可以到达长江边。为了尽快拆迁,学校和荆州市都做了大量的努力。荆州市两任市委书记都曾到学校现场办公推进这项工作。我相信,在荆州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师生员工的共同配合下,这项工作一定会按时间表推进。不久的将来,长江大学将有一个非常完美的校区。

 

主持人:我们全体学生也期待着长江大学建设得更美、更好。从去年教学评估开始,学校就一直在为建设“双一流“做着努力,您能告诉我们在这方面学校有什么优势和成绩吗?

 

周思柱:在“双一流”建设方面,长江大学四方面的优势。一是具有特色鲜明的学科群。我校是省属高校,在省属高校中规模较大,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涵盖了11个大的门类。尤其近几年来,学校又提出打造石油、农学、区域经济和荆楚文化四张牌,旨在充分发挥长江大学的综合优势,以更好地服务石油行业、服务农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第二个优势是,我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被授予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示范单位,并且在2017年成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高校。这样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经验,也为我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非常好的育人模式。三是长江大学具有良好服务社会的能力。我校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地方和行业,目前已与160多个县级以上的政府和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服务社会。同时我校教师自己创办的企业,合计产值已达到十亿元以上。这些良好的社会服务将会反哺学校,对我校“双一流”建设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实践教育基地。四是我校已经建立了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我们坚持“尊重学生,尊敬学者,尊崇学术”办学理念,实施了“1+1”育才行动计划,开展了“面对面,一个不能少”的谈心活动,还有青马班、万人创百星、“三百计划”、长江讲坛、长江大讲堂等等。所有这些品牌,对我们“双一流”建设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上四点,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进行“双一流”建设的基础。

主持人:学校“双一流”建设有什么规划呢?

 

周思柱: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在1月获批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后,5月,学校向省政府提交了长江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7月,学校召开了300多人参与的“双一流”建设研讨大会。同时,学校也会进行重点建设,尤其是对于学科方面的提档升级将加大力度。而且,学校最近准备实施国内一流学科培育计划,例如基础与支撑学科的提升计划,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规划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立项建设计划。这些计划的推进实施,对我校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建设都是重要的关键点。为实现重要目标,我们将在几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二是强化一流的人才培养,三是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四是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五是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主持人:建设“双一流“高校不仅是要依靠学校的努力,还要依靠我们每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您认为师生该如何发力呢?

周思柱:“双一流建设确实需要学校所有师生员工共同来奋斗和努力。在前期方案制定和研讨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在全校达成广泛共识——“双一流”建设,人人有责。全校4万多名师生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提高学校知名度方面,要意识到我们每名老师每名学生都是一张名片,每个人都要争当长江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宣传大使,并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努力。具体来说,教职工要立足本职工作,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立德树人,做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成为“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完成者和贡献者。对同学们来讲,作为学生,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同学们要积极努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学风。在学校尽力创造良好学习条件的情况下,保持每一个人对知识的渴望。同时要利用好学习机会和创业创新、科技竞赛等平台,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创新实践当中,让自己成为人才培养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总之,对于所有师生,有一句话我们要牢记心中,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主持人: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非常感谢周老师对同学们的激励。在“双一流”建设中,您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举措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同学们的生活条件?

 

周思柱:一直以来,学校都比较关注同学们的衣食住行,近年来,学生宿舍都安装了空调,实现了全覆盖。前不久,学校考虑到几个校区之间人员流动不太方便,及时联系荆州市公交部门,开通了校园直通车。尽管同学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放到“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来看,还有不少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今后,学校将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以改善相关的办学条件,包括学生的住宿、饮食条件,不断提高同学们的满意度。同时,在后勤服务的过程中,学校要进行一些变革。例如,涉及到学生的一些重大事项决策,一定要同学们参与进来,同学们要事事知晓,真正体现学生在学校的中心地位,要将同学们从传统的知情者转化为建设者,使同学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