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大要闻 >> 正文
长大要闻

【时光书笺】长江“人链” 用生命壮举发出的青春宣言

发布时间:2024-10-24 作者: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大学校史是大学传统的积淀、大学精神的承载、大学文化的映照,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文化。

校史文化研究是学校卓越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阶段,学校组织力量收集整理校史文化中那些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串联成为一代又一代长大人的共同叙事,不仅传递出学校的价值观,更是汇集长大精神的历史印证。

我们开辟《时光书笺》专栏,将陆续刊发学校发展历史中的共同故事,旨在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学校建立、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让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学校发展过程,感受学校的历史底蕴,发挥校史的文化教育功能。

希望广大师生、校友积极参与校史故事的收集整理,讲述长大人共同的故事。

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家宝

溽热的甲辰龙年六月之初的夏夜,没有月亮,天空显得那么深邃而幽远,群星闪烁着钻石般的美丽光芒。我漫步在长江边的细沙滩上,一缕缕江风吹乱了我的头发。

仰望美丽的星空,我猛然想起,人们常说的好人死后会上天堂,化为天上的星宿。为救长江落水少年而英勇献身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位英雄,离开我们已经将近十五年了!他们应该早已化为天上的星星了吧?

在这个人们的关注热度只能保留一周的快餐化网络时代,当年国人为他们英雄壮举感动的热泪,也许早已被岁月之风吹干。但我相信,他们不会忘记这块热土和在这块热土上生活的人们,他们也许正和天上的群星一起,深情地注视着他们曾经挚爱过的祖国大地呢。

带着丝丝热意的江风,吹落了我脸上不知何时挂着的清泪。

(一)

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十五年前那一个初秋下午。

2009年10月24日,那是一个云淡风轻祥和的周六午后。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宝塔湾的江滩上,像往常一样有很多在此休闲的人,谁也不会想到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会发生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

大约在下午两点一刻左右,两名在长江宝塔湾江段沙滩上玩耍的小学生不慎掉落江中。正在江边秋游的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投入到生命的大营救之中,同学们手拉手结成“人链”,有的则跳入江中向两名小学生游去。在两名小学生成功获救后,此时还有9名同学身陷冰冷的江水中。在韩德元、杨天林、鲁德忠三名冬泳队员的帮助下,6名在江中救人的大学生先后上岸,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个年轻的生命,则永远葬身于滚滚的江水之中,三朵青春之花还未来得及充分盛开,便不幸凋落……

15名大学生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壮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可谓震撼了全中国、感动了全世界!

追悼会那天,数万名荆州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自发赶来送英雄最后一程,一时间,灵堂内外,泪飞如雨。几个素不相识的母亲举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儿子们,一路走好,不相识的母亲为你送行!”一个小伙子高举“忠义学子,奋不顾身,无情江水,还我英雄”的纸牌,表达着荆州市民的心声,数百辆出租车自愿组成长长的车队护送英雄的灵柩返回故乡,全国各高校迅速掀起学习英雄事迹的热潮,美国、法国、澳洲等地的华人也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

教育部领导指出: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的憾人壮举,感动了国人,照亮了人心,温暖了社会。湖北省委领导指出:长江大学“10·24”英雄集体,用生命的壮举发出了时代的青春宣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崇高的道德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勇担社会责任的精神风貌。

10月28日,教育部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2010年2月9日,10·24英雄集体荣获“2009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给英雄们的颁奖词是:他们纵身一跃,画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2009年11月4日,为了进一步宣传和弘扬10·24英雄集体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社会形成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良好道德风尚,中央决定组建“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英雄事迹报告团,并进京汇报和在全国巡讲。报告团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中共湖北省委负责组建。

12月21日下午3:00,受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委托,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人民大会堂1楼接见厅,亲切看望了10·24大学生英雄集体代表和报告团成员,并向英勇牺牲的三位大学生烈士的亲属表示亲切慰问。李长春同志在接见时,用四句话对英雄精神做了很好的概括,那就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关爱他人、心系社会的优秀品德,众志成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下午4:00,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共湖北省委联合举办的“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北大、清华、人大等首都九所高校的师生代表,近900人参加了报告会。英雄事迹和报告人饱含激情的演讲深深感染了现场听众,报告过程中先后出现了60多次热烈掌声。此后,英雄事迹报告团又远赴天津、哈尔滨、郑州、武汉等地进行了巡回演讲,报告团所到之处,受到全国各地高校师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一路上,感动的泪水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始终伴随着报告团成员。

(二)

垂首沉思,我首先想到了古代先贤对于生命真谛的思索和阐释。正如康德所说,我们常对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充满了赞叹和敬畏之情。哲人穷尽一生的智慧,留下两个无法参透的千古疑惑:一是头顶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而诗人泰戈尔吟咏“生若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般静美”,以此比喻阐述对生命的理解。倘若没有经历生如夏花的绚烂,人又怎么能体味死若秋叶的静美?死若秋叶是对生活的满足、对生命的感激和对生命的豁达。巴斯德也说:“生命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方是真正的生命”。生命有意义才会精彩,精彩的生命才算有意义。

冰冷的江水中,他们纵身一跃,飞扬的青春化作了一道闪亮、美丽的弧线。为了他人生命继续如夏花般的灿烂,他们把自己年仅19岁、尚在初春的年轻生命匆匆定格成秋叶般的静美,却把悲怆、怀念和无尽的思考留给了父母、亲人、同学、老师和世人。

他们,还是无忧无虑的孩子,还时常在妈妈膝前撒娇承欢,正享受着改革开放30年带来的丰硕成果;他们,才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新的生活画卷才只是开了个头;他们,风华正茂,遨游在信息社会天地,正在探索着人生的奥秘,编织着各自美妙的人生理想;他们,也是一群时尚生活的引领者,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美化着现实人生。在舍生忘死救人的一刹那,他们还没有做好从此远行离开爸爸妈妈温暖怀抱的准备,就把自己对人生无尽的爱永远定格在滔滔的江水之中。

在那泪雨纷飞的日子里,我常常思考:为什么偏偏是这些“90后”的大学生选择了义无反顾?这些独生子女不是常常被人们指责为自私、叛逆么?不是被有些人指责为“有热情无热血,有欲望无理想,只高兴不高尚”,是“垮掉的一代”么?青春与生命在他们身上究竟体现出怎样的内涵?他们心中究竟有怎样的道德法则?这一切似乎都在考验着父辈的眼光和智慧。

在浩浩的江风中,我在江边的沙滩上追寻着10·24英雄集体孩子们奔跑的足迹,试图了然他们的内心世界。我的耳边猛然响起徐彬程的话语:“我不能眼看着两个幼小的生命在我们面前消失而不去救他们,我们只是在别人遇到生命危险时,尽己所能,伸出了本应伸出的手。”“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还会这样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我似乎又看到何东旭为救他人奋力一扑的动人身姿。站在“人链”最后的何东旭本是安全的,可当他看到“人链”最前面的两个女生滑落江中,第三个女生又面临巨大危险时,这个刚做过气胸手术、根本不会游泳、也不能沾水的18岁男孩,一个箭步冲在了最前面,在这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江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他永不磨灭的足迹!

那朴素而又掷地有声的话语,那为救他人而扑向死神的青春身影,有力地撞击着我的心扉,使我豁然开朗:就像不能因为几棵病树而否定整座森林的蔚为壮观一样,90和00后的年轻一代,仍然像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每一代青年一样,能挑起祖国未来的重担!他们心中的道德法则仍然闪耀着传统美德的光辉。

正是这样一群90后,在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手挽手组成了生命之链,奏响了当代大学生壮美的青春交响!从1983年的“华山人墙”到2009年的“长江人链”,传承的是一条民族精神之链,时代精神之链!正是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和无言的行动,诠释了时代精神本质,阐释了人间大爱的丰富内涵;是他们用稚嫩的躯体,为我们铸造了一座道德高峰,丰富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和价值追求,有力地回答了父辈的担忧和疑问。

其实,自五四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反复昭示了一个道理:青年学生是最富有激情的群体,无论是血雨腥风的烽火岁月,还是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每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会挺身而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生命书写天地正气,用热血浇灌祖国的未来之花。“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正是因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勇敢地把社会的道义扛在肩上的优秀青年,我们的民族才会显得如此伟大,才会生生不息!

那江水中结成的“生命之链”,不仅是一座共和国通往复兴之路的心灵桥梁,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勇敢和必然,让作为父辈的我们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光荣和梦想,也链接着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史。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英烈为了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为了生命的精彩,不甘平凡,舍生取义,使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其光辉从未暗淡,一代又一代流淌在每一个成员的血液中,内化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促使他们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本能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挺立时代潮头的英雄,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从来就不缺少传承民族精神的青年。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因此格外珍贵。有时候,珍贵的生命又犹如风中之烛,脆弱而短暂。我们无法把握生命长度,但我们却可以也应该把握生命的厚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还有浙江工业大学的杨济源,这些见义勇为的大学生,这些还被我们称做孩子的年轻人,他们的生命虽然像夏花般的短暂,但他们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所做出的生死选择,闪耀着最崇高的人性光辉,诠释着人类道德法则的真谛。他们可贵的责任担当,体现着他们对人类理想的执着追寻和对道义的勇敢守护。因此,他们生命的内容显得那么丰厚,给予我们无尽的激励与启迪;他们的精神化为了永恒,犹如天上的星星,永远照耀着我们,温暖着我们。

祖国的星空因他们而分外美丽!

——书于甲辰龙年六月

(审核 刘长华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