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大要闻 >> 正文
长大要闻

【冲锋一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管锋:分层次分定位开展学科建设 大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发布时间:2024-04-28 作者: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为营造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加快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浓厚氛围,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促进交流互鉴,特在学校校园网、校报等媒体开辟【冲锋一线】专栏,刊登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典型事例,内容包括思考、做法、成效等,展示方式为访谈、通讯、评论等。欢迎大家踊跃约稿、投稿。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716-8060590

本期我们走进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对话管锋处长。

记者:请您介绍下近期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的整体思路?

管锋:近一段时间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思路是分层次分定位开展学科建设。重点是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建设成世界一流学科,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作物学培育成世界一流学科,以博士点建设为抓手,重点把地质学、物理学等学科培育成国内一流学科。还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急需,重点发展水产、农林经济管理等10个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学科,鼓励发展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等10个支撑学科,超常规建设6-8个国际有影响、国内领先的新兴及交叉学科方向。积极开展学科优化调整,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交叉融合的学科生态体系,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当前,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全力支持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冲击世界一流学科,以一域突破带动全面发展。

记者:要实现一流学科突破行动建设目标,我们目前有哪些基础或优势?怎样发挥好这些优势?

管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早在2006年就获批了博士点,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5年获批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2018年获批湖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实现历史性突破,进入全国同学科前列。

目前学科团队体量适中,结构合理。特别是近几年,高水平国家级人才屡有突破。比如,有以李阳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高素质学科团队,拥有全职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国家“优青”、教育部高层次青年人才等多位国家级人才。在平台建设方面,拥有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室)等3个国家级教学研究平台,建设有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采油采气重点实验室等13个省级研究平台。同时,还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建“二氧化碳催化转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已经正式发文批准启动建设。

另外,在钻完井技术、油气田开发理论与应用、非常规油气开发、大幅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油田环境保护等领域形成了优势研究方向和特色,研究成果在石油企业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25项,学科年均科研经费过亿元。

为发挥好这些优势,学校将开展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抓手,引育并举,不断强化以高层次人才为带头人的学科团队建设,抓实团队高水平科研攻关主力军作用;二是以“二氧化碳催化转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扬优势、扩方向,打造学科成果培育和人才培养新的增长点;三是以企校合作为载体,坚定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战略,坚定依托行业谋高质量发展。

记者: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一流学科急需突破的主要难点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管锋:目前短板和差距是存在的,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比如:学科人力资源体量不大,高端人才、有国际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不够;牵头建设的国家级平台、国家科技奖励还没有突破;主持的国家级重大项目还不够多;学科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针对以上短板,目前急需突破的还是在“大学者、大平台、大成果、大项目”上,这些高端指标上急需提质增量。此外,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集中学科优势力量,组建高水平团队,并推行高质量科研攻关的体制机制以及举措方法,以更好促进大项目的申报、高水平成果的产生。

记者:针对这些短板、差距、难点,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管锋:目前,我们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引育并举,打造大学者领衔的学科队伍。去年,学校分别聘请李阳院士和康玉柱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和战略科学家,引进国家高层次人才,自主培育中组部高级别人才。出台了《长江大学“长大学者”岗位管理办法》,在校内掀起人才引进热潮。今年以来,就先后有朱光有教授、陈宁生教授入职我校学科杰出人才全职岗位;夏小平教授入职我校学科领军人才全职岗位。

二是内外兼修,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学校扎实推进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建“二氧化碳催化转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已经正式发文批准启动建设。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在2022年绩效考核中再次获评“优秀(标杆)”。“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工程”新获批为湖北省工程中心,“南方复杂页岩油气地质与开发”获批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三是精心布局,培育重大教学科研成果。在精心布局,培育重大教学科研成果方面。今年以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牵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学科牵头申报的“碎屑岩储层表征理论与技术创新及工业化应用”成果和参与申报的4项成果进入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初审会评。

四是合理配置资源,持续优化一流学科管理体制。学校成立了5个一流学科团队,围绕一流学科核心任务,全校遴选出18个一流学科揭榜挂帅和支持服务项目。形成“5+N”一流学科团队建设格局,赋予团队建设自主权,创立学科特区。目前,全校服务一流学科的氛围日益高涨。

记者:一流学科建设后续如何冲锋?

管锋:一流学科要想实现突破,离不开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总体安排和部署下,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下,冲锋是必然选择。我们要明确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目标为导向,压实责任。严格按照长江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结合年度目标任务书,做好任务分解,压实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要保证资金投入,加大一流学科资源配置。一流学科资金必须全部用于一流学科的人才引进及配套、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科研成果的培育等。为此,学校即将出台《学科登峰计划团队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重大成果的奖励政策,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科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要继续加大学科人才引进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引进,特别是院士、国家级人才的引进。同时,也须加大海内外优秀博士后、博士的引进力度,做好人才储备。

四是要做实学科团队。全校必须形成“集中优势力量实现突破”的共识,进一步优化一流学科“5+N”学科团队架构。新引进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要及时有效地融入或成立团队,设立学科特区,给予团队及负责人更大自主权。团队则要咬定学科建设目标,以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为第一检验指标,以“大学者、大平台、大成果、大项目”产出为第一追求。学校还将加大对揭榜挂帅与支持服务“N”团队的支持力度,对每个团队都制定明确的任务目标,严格中期考核,依据完成情况,动态调整项目数量或经费。

记者:围绕一流学科突破行动,对一流学科建设相关部门、学院或者教师,您还有哪些想法或建议?

管锋: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共同为一流学科建设主动做好服务;学院则要加强组织,营造氛围,全力为学科团队当好“勤务员”。相关学科广大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结合一流学科建设任务,把自己摆进去,树立“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理念,为一流学科建设贡献更大的个人力量。

王建平书记在2024年工作动员会上提出,锚定目标加油干,奋力冲锋创一流。我们一定要紧抓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重要机遇,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全校一盘棋”,共同高质量完成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任务。

(记者 李胜杰 审核 刘长华 编辑 杨云锋)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