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大要闻 >> 正文
长大要闻

【长大20年】动科学院:发挥专业区域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产学研融合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3-10-27 作者: 浏览次数: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长江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已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学院始建于1985年,隶属于原湖北农学院,历经畜牧兽医系、水产养殖系、特种生物研究所、养殖系和动物科学系,2003年,更名为“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23年7月,在长江大学合并组建二十周年之际,学院更名为“长江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近四十年来,学院一直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发挥专业区域优势特色,产学研融合助力区域产业发展,推动学科建设。

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逐见成效

自长江大学组建以来,学院本科专业和硕士学位点建设逐渐完善。学院现有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和水产养殖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动物医学与水产养殖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水产养殖学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和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拥有水产一级硕士学位点、畜牧一级硕士学位点、兽医一级专业硕士学位点、渔业发展和畜牧2个二级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下设动物医学系、水产养殖系、动物科学系和动物医院、黄鳝基地、鸵鸟研究所、家禽基地等教学科研基地。

近年来,学院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博士。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包括教授13人,副教授26人,博士学位41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9人,形成了一支学科方向完善、整体力量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近五年,入选农业部黄鳝泥鳅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方向岗位科学家1人,引进长江大学第三类引进人才4人,博士9人(其中A类5人),入选长江大学高端学者1人、领军学者1人、菁英学者2人。

实验室平台条件显著改善

学院学科平台接续积累,科研团队实验室条件显著改善。学院现有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黄鳝繁育及养殖技术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湖北省高等学校水生经济动物工程技术中心、长江大学动物源性疫病监测与畜禽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等。在黄鳝、虾蟹等名优水产养殖、畜禽营养与繁殖育种、畜禽疾病检测与防治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近年来,学院多方筹措资金,不断改善校内科研团队实验室条件和研究生培养条件。2019-2021年,学校引入仪器设备价值840余万元,显著改善了科研实验室条件,基本满足了显著增长的研究生数量对于实验室条件的需求;对部分科研实验室进行电力增容和供水改造;近三年,学院自筹经费30万元用于购置空调等办公设备以及部分公共科研设备,解决教师和科研实验室需求;学院投入14万元,对校内家禽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维修,配置了新的饲养设施并投入使用。2021-2023年,学院平均每年投入经费近10万元用于科研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

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长江大学地处江汉平原,水产行业以及畜牧兽医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学院畜牧、兽医、水产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数量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学生供不应求。水产行业起步较晚,很多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问题尚未解决,水产专业的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需求有很大空间。很多畜牧兽医大型上市公司生产企业落户江湖平原,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畜牧兽医教师的企业服务需求明显增加。多年来,学院和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很多优秀的校友已成为企业家,校企合作基础较好。学院在特种水产动物养殖、畜禽养殖和疾病防控、饲料开发等技术领域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区域内多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开展本科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生产实践教学环节。本科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新生专业思想进一步稳定。2022年,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达74%,考研录取率达32.2%,毕业生就业率达93.1%,一次性学位授予率96%。近三年,获批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创业实践项目共55项,新增省级大创项目6项和国家级大创项目4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2项获得高校主赛道大学生创意银奖;积极参加全国农林高校动物医学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近三年新增省级教研项目2项、校级教研项目7项、发表教研论文14篇。

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上升,2020年以来稳定在90人左右。近三年,科研经费大幅增长,总额达1900万元;全年科研经费最高达950万元(横向600万元,纵向350万元);科研经费一半以上来自校企合作,总金额1000万元以上。学院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近三年获批20余个校企合作研究生工作站;同大北农、正大等畜牧、水产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16人;选派1名副教授到大北农挂职技术总监;获得企业捐赠资金达100万元。近三年发表高水平论文1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2项,产出逐年增多;2022年新增ESI被引频次达736次;学院贡献学校2个ESI前1%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比例均达到10%以上。

在多家企业的捐赠支持下,2019-2022年连续四年举办“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学术论坛”,每年聘请12位以上专家学者来学院开展学术报告。2019年5月5日,组织水产动物营养与免疫高级论坛;2023年3月21-24日主办第六届中部地区水产饲料实用技术论坛。资助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10余人次。

校地合作促进乡村振兴

学院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服务乡村振兴。杨代勤教授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在黄鳝繁育及养殖技术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带领的“长江大学黄鳝养殖与苗种繁育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团队”获2019年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荣誉称号。其本人荣获“湖北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苏应兵、汪招雄、李鹏、易提林、杨烨等作为主讲教师参与了多期荆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的技术培训和基层兽医服务人员技术培训工作。苏应兵老师从2008年至今,每年都为长江大学主办的农村职业教育资格培训班、荆州市农民创业培训班、湖北省基层农技人员和知识更新培训班(水产)进行授课。其被评为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2016年温暖长大候选人。李助南、杜志强、刘国平、杨军、杨烨等作为技术专家参与地理标志产品恩施黑猪、麻城黑山羊、麻城绿壳蛋鸡、松滋鸡等品种选育和改良的规划和实施。汪招雄、李助南、易提林、方刘、王乾“三区人才”服务麻城、黄冈、咸宁规划及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整县推进项目。杨烨、方刘、易提林、杨丰利、李鹏、许巧情、袁汉文、郭利伟、周江、郜卫华等被聘为湖北省、荆州市县科技特派员或科技副局长。汪招雄、李助南、李鹏、江涛、杨丰利、杨军、阮国良等为监利县、麻城市、石首市、武穴市等12个县市制定畜禽养殖及水产养殖区域发展规划。

学院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积极争取荆州市和各区县的产学研项目,近三年共获批市县级地方政府项目20余项。2023年,杨烨、苏应兵、田光明、李鹏、易提林等老师获批承担石首市农业先行县的校地合作科研项目的实施工作。2021-2023年,汪招雄、万春云受荆州市、江陵县政府委托检测畜禽疫苗免疫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动科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努力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努力将学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审核 高学军 张娟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