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喆 曾盼/文 赵晓丽/摄)在举国欢庆的十月,在秋高气爽的十月,长江大学医学教育迎来70周年,值此重要的历史时刻,学校组织开展了系列庆祝活动。
10月2日下午,东校区12教405报告厅气氛热烈,长江大学医学教育70年医学部校友会在此成立。从四面八方赶回母校和因疫情阻碍而相聚在云端的校友,共聚盛会,共同庆祝70周年的光辉岁月,共同回顾70年勠力同心,共同见证医学部的发展壮大。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会长、原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吕兆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建国教授,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其柱教授,湖北医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和教授,湖北科技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岱教授,荆州市卫健委主任姜桂峰,省内相关兄弟院校、附属医院和教学实习医院的领导和嘉宾出席成立大会。大会由副校长毛精华主持。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校长冯征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各位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长期以来关心学校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祖国医药战线的近10万医学校友表示亲切问候!
冯征表示,医学学科建设发展事关学校发展全局,是学校的大事,也是每一个医学人的大事。学校将全方位汇聚事业发展的力量,千方百计地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不遗余力地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
校友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启军宣读医学部校友会成立文件并主持颁发聘书仪式,荣誉会长代表和副会长代表一一走上讲台接受聘书。
医学部党委书记关辉宣读祝贺单位名单和部分贺信,感谢各兄弟院校和教学实习医院的关心和支持。
医学校友会会长、医学部常务副部长龚权教授作题为“接续奋进,医路长新”的工作报告,介绍长江大学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展望美好的发展前景,力争办学水平在“十四五”期间取得长足进步。
协和医院孔维佳教授作为校友代表讲话,表示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回到母校,看到昔日熟悉的校园已建设成现代化医学殿堂,内心深受感动,感谢母校老师的培育和教诲。
湖北医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和代表兄弟单位讲话,期待加深加强合作,共同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促进国家和地方医药卫生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吕兆丰教授作题为“新时代中国医学改革建设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报告围绕新时代对医学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史及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规律、医学教育理念的演进、医学教育改革的反思等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建设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陈建国教授作题为“医学教育与同济实践”的报告。报告指出,医学教育是按照社会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教育活动,阐述了高等教育学科的八大特点以及国际典型医学教育模式、国内医学教育模式的逐步发展历程并呈现了近年来医学教育的顶层设计。报告还详尽介绍同济医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展示了该校医学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和发展谋划。
唐其柱教授作题为“融合式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的报告。报告指出,临床医学教育要培育爱国爱党、敬业爱岗、临床胜任能力强、创新潜力突出、兼具多能复合的时代新人。临床医学课程模式应以学科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胜任力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来进行临床医学教学。同时对新冠疫情的防控提出了反思,强调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必须改革,提出了“融合式临床医学教学体系”,并对融合式教学取得的显著成效做了展示。
10月3日上午,医学校友论坛在东校区11教报告厅举行。
在题为“现代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报告中,孔维佳教授以医学教育培育标准和模式切入主题,介绍了世卫组织曾提出的“五星级医生”标准和我国国务院发出的关于中国“五术”医生培养目标。他说,将医学临床培训和科学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培育出新时代的青年医学科技人才。同时,他还勉励在场的医学生要遵守医学生誓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肩负起医生的职业担当。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谢爱娥医生通过分析我国国情,指出医疗卫生服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基层医生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她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以一名乡村医生的视角讲述自己25年如一日,为渔民建起“生命之舟”感人故事,谆谆告诫广大学子要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服务群众。
王川校友作为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家,用三段跌宕起伏的创业经历让大家对中国当前医药水平与世界前沿的差距以及病人对药物的渴望和依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他强调,健康中国事业与每个人紧密相关,每位医学生都要不断学习,不管将来身处临床或是医药行业,都任重而道远。
李炳辉教授提出了三个词与大家共勉——“立志、学习、创新”。他认为,所有学子都应该对母校的培育心怀感恩,立志承担起医学生的责任。学习永无止尽,唯有在学习途中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寻找,改革创新,个人才能有收获,才能在医学领域有卓越的成就。
医学部负责人表示,医学教育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内容丰富,既是长江大学医学教育的盛会,更是医学同仁交流学习的机会,探讨了未来我们面临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新挑战、健康中国新任务、医学及社会发展新要求,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新进展等医学前沿系列问题,将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新时代医学教育如何高质量创新发展,同心聚力,是一次思想和学术的盛宴。
(编辑 张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