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大要闻 >> 正文
长大要闻

【长江讲坛】第46讲:“学科大发展,方有大作为”李宁院士激情开讲

发布时间:2021-03-13 作者: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刘心妍 荣悦 李双/文 刘东辉 靳扬/摄)3月12日上午,我国著名地球物理测井专家李宁院士与武汉校区师生齐聚石油科技大楼学术报告厅。在长江讲坛第46讲中,围绕主题“学科大发展,方有大作为”,李宁院士与大家分享测井学科的故事。

171E4

报告伊始,李宁院士向大家介绍了石油科学的学科背景。目前,我国共有44种国家一级自然科学学科,石油科学是其中之一,包括地球物理测井在内,共有十大学科。李宁院士说,这一学科对于石油勘探与开采来说极为重要,被誉为“地质家的眼睛”。“当大家看拳击比赛,可能会觉得强健的四肢对于人类来说很重要。但实际上,失明才是人类最大的痛苦。同样,如果无法识别发现储层,计算油气储量,失去了地质之眼,石油开采也就无法进行。”李宁院士这样介绍道。

如何发展好一个学科?在李宁院士看来,最重要的是学科自信,同时,不忘初心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对于地球物理测井这一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来说,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是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他认为,发展学科是个大平台,发展项目是个大战役。李宁院士介绍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学术定位及其为祖国石油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数十年来,该院不仅为我国培养了众多高层次石油人才,还发展建立起由83件国内外技术发明专利支撑的复杂储层测井评价技术体系。著名的南海981油气勘探,也是该院为我国能源事业奋斗所取得的实际成果。面向未来,李宁院士对地球物理测井学科的发展充满期待,中国测井事业在当前国家对大型装备及软件重视的背景下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院士勉励在场的同学们,中国石油事业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新一代学人当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学术报告结束后,李宁院士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亲切互动,并接受了学生献花。校长冯征为李宁院士颁发“长江讲坛”杯,并进行了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期间,我校学生记者就新能源是否会取代油气能源的问题对李宁院士进行了采访,李宁院士认为,新兴产业对油气行业有支撑和引导的重要作用,相较传统石油资源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两个并不相互矛盾,新能源取代石油还不太理想,当下只需做好本职工作。他寄语当代大学生,希望大家踏踏实实地把每门课都学好,按照导师要求从基础做起,在大学掌握最核心的知识和创新的能力,不要在大学里做过多与学科无关的事情。

本次长江论坛由学校科学技术处主办,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和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党委书记朱业宏、校长冯征、副校长张玉清以及优秀校友窦立荣等参加了报告会。


李宁,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测井专家。1982年华东石油学院77级本科毕业,1989年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北京市科协常委、北京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四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石油测井科技攻关与工程实践,先后担任二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负责人,是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测井重大装备与软件”的首任项目长。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两项排名1,一项排名2),中国专利金奖1项(排名1);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和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均排名1);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被俄罗斯欧亚地球物理协会授予“为测井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者”。其科研团队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工人先锋号”和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李宁创新团队”奖。共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33件、软件著作权27件。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