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微 特约记者 康群)论文,只有植根大地,才能变成“看得见的哲理”,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习近平总书记期许,“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孜孜不倦跋涉在祖国大地的长大师生,无疑是这一要求的积极践行者。
多年来,长江大学坚持“产学研用”,让学问走出书斋,一大批石油、农业、区域经济等方面的优秀学者,既肩负仰望星空的使命,又怀揣脚踏实地的情怀,以百折不回的精神进行着长期实践探索,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身力量,谱写着科技为民、科学报国的生动诗篇。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问赖之以成。近3年来,长江大学承担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100多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余项,科研经费近9亿元。与国内55家石油企业和160个县级以上政府、地方企业建立了校企(地)合作关系,是全国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示范单位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学校还在新疆建立了西部研究院,将成果转移转化延伸至祖国边陲……在广袤的基层大地,每一步跋涉都散放出强烈的实践之光、科技之美。
2007年获批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
深耕石油专业 让优势学科服务国家能源战略
突围技术封锁,只为给国家争一口“气”。2019年3月21日,湖北电视台通过“爱国知识分子风采录”栏目,对长江大学教授许明标进行了采访报道。
得益于科技创新,许明标教授团队坚持在石油工程和油田应用化学领域不懈探索、砥砺前行,先后负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项,横纵向科研项目100多项,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科技创新成果不被束之高阁,许明标还创办了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据统计,2018年公司产值突破2.1亿,多年累计上缴税收5000多万元,并获2018年湖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奖,获批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
科技报国,是长江大学一代代石油人的坚定信念。
经过多年来的技术创新,学校在石油化工、石油机械、石油仪表、石油软件等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先后与中石油的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西部钻探公司,中石化的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江汉油田、华东石油局、西北石油局,中海油的上海分公司、天津分公司、湛江分公司等单位进行了广泛的校企科技攻关合作。石油学科的教授、博士们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事业”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追求。
学校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需要积极开展科研,获得了多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研发的钻完井液系列产品在涪陵焦石坝国家页岩气开发示范区完全替代进口产品,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研发的数字岩心扫描仪器系列产品在与德国同类产品的竞争中胜出,常年占有国内该领域90%以上的市场;研发的油田化学系列产品10多年来一直应用于海上石油钻探;研发的石油仪表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现场……为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学校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仅在学校所在地荆州市就注册有10家企业,年均产值超过8亿元,年上缴税收超过5000万元。
2017年4月12日,中国石油大港油田与长江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力拓农业科技 用创新成果帮助农民创业致富
“鳝鱼在网箱里拱,钱往荷包里捅。”这是养殖户采用网箱养殖黄鳝技术后的真实写照。2000年,杨代勤教授团队研发的池塘网箱养殖黄鳝技术在湖北地区广泛推广,继而推向全国,助推行业年创产值150亿元以上。
“国家的需求,社会的需要,是科研选题的最重要标准。”开启了动物基因工程疫苗新时代的荣俊教授如此定位自己夜以继日的忙碌。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一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成功在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转化,其单个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占领全国同类产品90%以上的市场份额。
……
这样的事例在长江大学并不鲜见。多年来,学校农业学科的教授博士们始终扎根于田间地头,“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是他们用汗水凝成的赤子情怀。
在高新农业方面,形成了“鳝、稻、楠、药、水”品牌。鳝——黄鳝,稻——水稻,楠——楠木,药——2个疫苗,水——水污染治理。研发的黄鳝网箱养殖技术改变了我国过去几十年使用水泥池养殖黄鳝的传统方法,在全国广泛推广后,助推行业年创产值150亿元以上;育成2个抗稻瘟病三系杂交水稻新不育系长农1A和长农2A,育成杂交晚籼新组合长农优982;建立的楠木种质资源圃,具有全国最大的资源种植规模,推广楠木产生的经济效益达5亿;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近3年获经济效益1.8亿元,减少由猪圆环病毒2型造成的经济损失35亿元;研制的净化美化水环境“生物浮岛”工程技术取得突破,试制出了可有效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净化槽。
同时,学校与福娃集团、一米农业、德炎水产、大明水产、华贵水产、中兴能源、洪湖浪米业、奥信畜禽、得记食品、五三七O纺织有限公司、佳沃蓝莓示范园等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生物育种、生物制药、农业机械、动植物种养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技术成果转让领域。
学校获批成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全方位了解农村和农民最真实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通过建立的6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和10个三农服务中心,把科技成果带到田间地头,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自2011年以来,学校每年都派遣几十名教授、博士作为省科技特派员深人到沙市、枝江、松滋、咸丰、鹤峰、长阳、监利等21个县市区域,在水产养殖、作物栽培及其他实用技术的推广和科技培训等领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推进当地农业科技发展,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深受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户的欢迎。
自2014年以来,学校遴选优秀专家参加“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选派人员服务于麻城市建始县、来凤县、鹤峰县、五峰县、丹江口市等地,积极发挥自身及团队的技术、管理、资源、信息等优势,开展多项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提供强力的科技扶持和智力支撑,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聚焦区域经济 以智库建设发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智库是软实力。身在象牙塔的智库团队,如何建设新型智库,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献策?将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在关键支点上用巧实力的良性循环。
多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高地,建立了“区域经济与中部战略发展”特色学科群。
学校竞争性获批承担了湖北省人民政府“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发展研究”、湖北省发改委“承接产业转移理论与荆州承接产业转移实践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任务,撰写的“关于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加强依法治村的提案”被评为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获批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校党内监督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引起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重视;同时受邀承担国家民政部的2项研究课题。
学校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工作,把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政策法规,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徐前权教授及其团队主笔起草和参与起草的《荆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荆州古城保护条例》均通过了地方立法,其研究成果《重大突发事件遇难人员遗体处理规程》被民政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重大突发事件遇难人员遗体处理规程)的通知》所采纳。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彰显文化自信,学校积极打好“荆楚文化牌”。根据学科特色和地方特点,学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荆楚文化研究高地。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出版了10多部高质量的考古报告,发表了大量的发掘简报、藏品介绍、译文等文章;承担了荆州市《“楚王宫”项目专题研究策划方案》、《荆州博物馆开元观策展方案》、《楚王车马阵景区文化元素植入方案与文物展陈方案》等重要项目;在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楚国八百年》中担任主讲嘉宾,在央视纪录片《长江》中讲解楚文化。学校还连续主办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挖掘文化底蕴、凝聚文化资源搭建了重要平台,让“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鸣将惊人”的创新意识、“抚夷属夏”的开放气度和“深固难徙”的爱国情怀得以广为传播,为地方文化的传播、宣传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初心不忘,执梦前行。
如今,站在新起点,长江大学将以母亲河“广纳百川、润泽万物、推陈出新、百折不回”的精神自勉,在争创“双一流”的征程中,砥砺向前,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3418830/rmh1341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