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大要闻 >> 正文
长大要闻

【课程思政】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0-03-23 作者: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如何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上出成效?生命科学学院在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创新改革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同频共振 深化课程思政

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马立安教授在讲授《食品安全案例》课程时,引导同学们要肩负起食品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她以国内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为例,阐释食品安全造成的危害,强调食品的生产、经营、管理必须守法遵规,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坚守法规底线。在剖析食品安全战略体系构建时,她要求同学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为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课程中,吴庆华副教授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的有关论述,将食品安全从民生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唤起同学们对食品法的敬畏,对食品质量的重视,提高了全体学生认真学习食品专业知识、科学控制食品质量的自觉和自律性。

兼济天下 扛起家国责任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畜产品特别是肉品属于世界生产与消费大国。孙卫青教授在《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畜产品加工研究取得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前景,激发同学们对专业的热爱和信心,努力用所学专业创造社会价值。通过对传统肉制品的现代化生产研究,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式食品,在利用现代技术科学改进工艺和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担当传承优秀中华传统食品加工之责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马静博士在《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课堂中强调要合理利用现有的农产品资源,更好地推行“绿色健康”生活理念。

“潜江的小龙虾、洪湖的水生蔬菜、随州的香菇等中国特色优势农产品,如何实现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高科技化?”王辰副教授结合食品产业发展提出问题,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引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努力提升我国食品工程技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尹小丽博士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中引导研究生注重知识面的扩充和其他交叉学科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张燕老师给研究生讲授《化学计量学与食品分析》课程时通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挖掘一般性规律,提炼算法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年轻教授丁保淼喜欢挖掘专业知识中的哲学思想。他能从水分子缔合时形成氢键的动态特征,讲到世界的运动性,并教导同学们看问题不能用静态的眼光,而应考虑相关因素的变化性。听过丁教授讲课的学生,都已熟悉他的风格。他主讲《食品化学》多年,所授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是《黄帝内经》膳食观。吴光旭教授在讲授营养学发展简史时,常将我国传统膳食理念融入课堂,彰显我国传统膳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在讲授《食品营养学》时,他将《黄帝内经》与文化自信、青少年营养需求与营养午餐计划、居民膳食状况与脱贫攻坚三个现实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爱国主义情怀,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认同。

食品加工、食品营养、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类健康、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和国家战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老师们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与思政内容紧密融合,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引导,增强了大家的民生意识、法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更加坚定了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生命科学学院供稿)

(编辑 张晨露)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