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大要闻 >> 正文
长大要闻

长江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2-04-04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长大校发[2012]53号

为贯彻落实《长江大学“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长大发[2011]28号),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建立优良教风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教风学风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的综合体现,代表着学校形象,全校师生应高度重视教风学风建设工作。

2.教风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良好的教风学风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会激励学生奋发努力,积极向上。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切实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3.教风学风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纵观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它们无不在具有一流研究水平的同时,更拥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一流的教风学风,这已成为高水平大学的显著特征。世界上的高水平大学都不是自封的,都是长期竞争后脱颖而出的,都是师生奋力拼搏、辛勤工作、刻苦学习的结果。要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就必须把教风学风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

4.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是全面推进学校发展的需要。长江大学虽然组建时间不长,但已积淀了不少优良传统,如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始终坚持创业精神育人,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职业精神、基层意识和娴熟技能,鼓励、引导毕业生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得到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注重弘扬“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优良教风,涌现出了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潜心教学、热爱学生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目前,学校改革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既是“十二五”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其它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是学校加快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

二、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5.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制度为保证、以创新为动力、以激励为牵引、以质量为根本的建设方针,围绕学校发展远景目标和“三步走”战略,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恪守“长大长新”校训,弘扬“求实、进取、创业、报国”优良校风,努力营造“教师爱教、学生乐学”的优良教风学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加快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6.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针对目前我校教风学风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积极参与学校教风学风建设;实施教风学风建设责任制,建立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教风学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教风学风建设责任制,切实落实教风学风建设

7.加强对教风学风建设的领导。学校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校党委书记、校长为学校教风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是学校教风学风建设的直接责任人;院(系部)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教风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院(系部)分管本科教学、学生工作的负责人是本单位教风学风建设的直接责任人。教务处、学生事务处是学校教风学风建设的责任单位,具体负责教风学风建设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日常检查监督;各院(系部)是教风学风建设的主体,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和不断改进教风学风建设的内容和方式,制定体现本单位特点的教风学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学校各职能部门应服务于教学,把教风学风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第一要务来抓。

8.学校建立和落实校、院(系部)两级教风学风建设目标责任制,将教风学风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将教风学风建设成效作为考核院(系部)教风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把服务教学、落实教风学风建设措施的情况作为考核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

9.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各院(系部)要选聘政治素质过硬、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并加大管理考核力度,对工作突出者予以表彰奖励。要积极探索和实施辅导员校院“双管理、双考核”机制,进一步创造条件,提高辅导员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高素质、讲奉献的优秀辅导员队伍。班主任是班级学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密切联系学生,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深入所带班级每周查课至少1次,每月查寝至少1次,每学期与任课教师交流至少1次,每年与所带班级学生“面对面”谈心至少1次,及时掌握本班学生的学习状态。辅导员是年级学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与班主任齐抓共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每周到所带年级查课至少2次,每月查寝至少2次。对于发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沟通和反馈,认真分析、研究和解决。

10.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控体系。加强对教风学风建设的检查指导。校领导应对联系院(系部)的教风学风建设进行检查指导;院(系部)领导要联系本院(系部)具体年级,对该年级教风学风建设进行指导。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教学管理人员听课、查课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性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教师,亲临教学工作第一线,调查研究,及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各院(系部)教学秘书、辅导员、班主任要坚持周周进课堂,教务系统、学工系统每月查课次数应各不少于2次。尊重和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学风监督岗职能。各院(系部)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风学风的意见和建议。实行教风学风月报制度,各院(系部)每月对教风学风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并上报,教务处、学生事务处定期发布全校教风学风建设简报。

11.坚持“三个结合”,做好“三件实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教风学风工程”,把教风学风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建立党支部和党员联系学习困难学生的制度。基层党组织建设教风学风工程由学校党委领导,组织部和学生事务处负责,党总支组织实施,全校各教职工党支部均应联系一个专业班级,重点负责联系班级中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各党支部应制定教风学风建设工作目标和计划,明确每一名学习困难学生可联系的党员,将教风学风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的年度考核。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风促进学风

12.优良师德师风在教风学风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各级党组织应以育人为本,加强师德建设,全体教师要严格遵守和自觉履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为人师表,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13.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学校师德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重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教师培训特别是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强化师德教育特别是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师德十佳先进个人和教学奖励评选表彰活动,调动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自觉性,切实做到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五、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14.基层教学组织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各院(系部)应以课程(群)为单位建立健全教研室,聘任高水平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明确课程负责人在课程改革、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有效的青年教师传帮带和团队合作机制,指导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以及科研工作,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完善助教制度,将承担助教工作作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15.基层教学组织每月开展教研活动不少于2次,深入研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坚持试讲、说课、集体备课、教学法研究等制度,以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保障教学质量。

六、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保障教师对教学工作精力的投入

16.严格执行《长江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长江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长江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鼓励任课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对教学工作失范的教师,视其失范程度给予批评教育、暂停上课或取消授课资格的处理;对出现教学事故的教师,视情节轻重,按照《长江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对学生反映大、教学效果差、连续2个学期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结果排名末位的教师,学校将暂停安排其教学任务,限期整改。

17.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将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聘、岗位考核的必备条件。全体教师都应自觉遵守学校各项教学工作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应为本科生讲授1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强化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任现职期内未达到基本教学工作任务要求或教学质量评价无优秀的教师,不得评聘高一级教学职称;坚持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对未经学校批准而未从事过教学辅助工作的青年教师,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对长期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且教学效果好、在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方面,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开辟“绿色通道”。

18.落实辅导答疑制度。每位授课教师必须为学生辅导答疑,辅导答疑时间、地点由任课教师与学生协商确定后上报院(系部)和教务处。每门课程每周至少安排1次辅导答疑。辅导一般采用个别答疑方式,对学生提出的普遍性问题,也可进行集中辅导。各院(系部)和教务处定期检查教师的辅导答疑情况,不断提高辅导答疑效果。

七、强化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优良学风

19.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各种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教育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不良风气,大力倡导和树立新时期的优良学风。要教育学生以刻苦学习为荣,以虚度光阴为耻;以求真务实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以诚信守纪为荣,以作弊违纪为耻。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责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各院(系)和一工部要认真组织好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即集中举行一次学习动员会,院长(或学科带头人等专家)为新生作一次辅导报告,组织一次新老生学习交流会,为每名新生建一份大学生涯规划档案,通过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积极主动抓好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多角度、多层次地认真做好学生专业前景与发展的教育工作,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每学期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校友为学生作2-3场学术报告,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和完善学业指导制度,定期安排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专家)接受学生学业咨询,有条件的院(系)可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加强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充分利用学校辅修、双学位、考(推免)研、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际交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等发展平台,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实施杰出学生支持计划和学生个性发展支持计划,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和帮助,为学生成才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21.实施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大力推行形成性评价。发挥学业评价对学风建设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全过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各院(系部)应切实推进学生学业评价改革试点,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化形成性评价,各门课程的考试(核)应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平时(期中)测验、大作业、上机操作、实验、课程论文(综述)、基于问题(项目)学习等多种评价形式,并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课程总成绩,逐步提高形成性评价在总体评价中的比例。进一步完善课程的终结性评价,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客观性试题,增加主观性试题;鼓励教师采用半开卷、上机操作、课程论文(综述)、面试等方式改革专业课程考试(核)方式。各院(系)第一年选择2-3门专业必修课程进行学业评价改革试点,视改革进展和成效情况,逐年增加学业评价改革试点课程门数。改革试点课程形成性评价成绩一般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

22.进一步完善引导、激励机制。在党员发展、学生干部选拔、学生评奖评优等方面,把学习成绩作为重要条件之一。逐步完善学生学年综合评价改革,将学生的学风、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科技创新等内容纳入学年学业评价,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良学风班级和寝室等,切实发挥正面激励和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严格执行《长江大学普通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长江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管理制度,各级管理部门对学生违纪违规行为应按规定及时给予严肃处理或上报,不得隐瞒,实行学生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学生抄袭作业、论文作假、考试舞弊等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各院(系部)要定期召开学生考风考纪教育大会和主题班会,结合学校考试违纪作弊学生处分和学籍处理典型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教育和警示学生严格自律,诚实守信。

24.努力营造勤奋向学、环境励学、多方助学的氛围。大力推进以寝室、班级为基础,以典型为示范的学习型寝室、优良学风班的创建活动,每个班级每学期要围绕学风建设开展主题活动至少1次,各院(系部)要在每个年级培育1个“优良学风班”,在全院(系部)打造一个“优良学风标兵班”,营造刻苦学习、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风气。高度关注生活和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要通过“奖、贷、勤、助、补”等形式,使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习。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学生心理测试与咨询工作,消除学生厌学心理,避免因心理问题导致学业荒废。实施学业预警制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形成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联动、协作、共管的局面,建立起有效的学业危机干预机制和跟踪指导服务体系,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25.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突出学风建设。要营造以传统文化和优良校风为积淀、学术科技文化为载体、文体艺术活动为重要形式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鼓励、支持学生科技学术创新和实践,大力开展学术报告和讲座等活动,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组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作品展、学科竞赛、学习研讨等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受教育、增长知识、锻炼才干,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