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大要闻 >> 正文
长大要闻

【砥砺奋进的五年】特色篇:突出“三个坚持” 彰显发展特色

发布时间:2017-12-20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开栏语: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长江大学也即将召开第二次党代会。为迎接长江大学第二次党代会,校园媒体将集中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五年来的办学成就和发展变化。以期在回顾办学成就、感悟发展变化的同时,进一步凝心聚力,以形成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更强劲的精神动力。

【砥砺奋进的五年】特色篇:突出“三个坚持” 彰显发展特色

记者 康 群

长江大学自2003年由原四校合并组建以来,结合学校办学规模大、学科门类多、行业特色强的实际,以“尊重学生、尊敬学者、尊崇学术”为理念,以“出人才、出成果、为国效力”为己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长江大学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和定力,这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德树人。

为了实现这个使命,长江大学推出了“面对面谈心”活动,形成了“青马班”培养模式,搭建了“万人创百星”发展平台,创造了“阳光号列车”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了“10·24”生命教育(生存本领、生活智慧、生命意义)基地。在长达10年的具体实践中,学校把大学生健全人格养成和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10年坚持,“面对面谈心”成为有效的育人平台和载体。近年来,长江大学在湖北省一本招生规模占全国高校在湖北省一本招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针对学校学生规模大的情况,为有效化解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校从2005年开始,坚持开展“面对面、一个都不能少”的谈心活动。通过谈心,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为学生成长“导航”。10年谈心活动,谈心学生人数达26万人,“一定要面对面,一个都不能少”的育人理念已经沉淀为长江大学的文化和传统,并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欧阳传湘教授与学生谈心10年,一直把暖暖的目光投射给学生,和他们一起感受生活的律动,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标兵班主任”、“谈心先进个人”。

10年坚守,“青马班”成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大本营”。2006年,长江大学开始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培训模式。高级培训班就是实行为期一年“信仰教育”的“青马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信念、信心,核心是信仰教育。10年来,“青马班”坚持两周一次共36学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理论学习;邀请了杨叔子、李培根、吴天祥、桂希恩、欧阳自远、顾海良、黄百炼、袁隆平等专家学者与学员面对面交流。截至目前,“青马班”已累计培养1000多名信仰坚定、恪守信念、信心强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10年发展,“万人创百星”成为引领成长的一面旗帜。本着“尊重个性、培育英才”的宗旨,学校从2007年开始,每年开展“万人创百星”校园明星评选活动。10年来,已经评选出“学习之星”、“科研之星”、“自强之星”等各类校园明星近千人,“青春当奋进,万人创百星”已成为响彻长江大学校园的励志口号,“万人创百星”活动也获得“湖北省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

20年前行,“阳光号列车”成为享誉全国的志愿服务品牌。“阳光号列车”是长江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公益组织1994年,“阳光号列车”因学雷锋而诞生。20年来,“阳光号列车”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推进责任担当教育、爱心感恩教育、励志成才教育,开展了“情系弱势群体,抚孤助残敬老”、“情系留守儿童,搭建爱心家园”和“情系灾区人民,热心公益活动”等多项活动,用爱心使特殊群体感受到阳光的温暖。“阳光号列车”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志愿服务品牌,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

坚持10年的生命教育,让奉献精神成为人生的坐标。长江大学紧邻长江,先后有多名师生见义勇为、勇救落水者,被传为佳话……他们中有青年教师丁齐柱、大学生赵传宇、“10·24”全国舍己救人英雄大学生集体。学校建设了“10·24”英雄纪念馆,对学生进行生命和奉献精神教育。2015年6月,“东方之星”号客轮事故发生后,学校迅速派出由心理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组成的救援小分队,参与死难者家属心理抚慰工作,他们通过专业知识与真情关怀,化解了家属的痛苦,汇入了“小城大爱”。

因为坚持立德树人,长江大学涌现出以“全国道德模范”赵传宇为代表的大批优秀毕业生,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8万多名各类专门人才,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奋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战场。

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

长江大学坚持走产学研合作道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宗旨,不断创新合作育人模式。学校被评为“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产学研合作教育已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作为湖北省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学校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国家质量工程项目、教育部与湖北省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研究项目60余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一等奖5项。

构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311”、“4+1”等单一行业合作模式,发展到“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项目+基地”等多学科合作教育模式,再到具有不同学科专业特点的“知识+能力+品格”的工学交替模式、“专业学习+科研训练”基地实训模式、“行业需求+校企对接”联合培养模式,学校的合作育人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推广到全校20个学院72个专业,受益学生达3万余人。

建立产学研合作育人运行机制。为发挥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学校成立了校地、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建立了一套保障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有效运行机制。

夯实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建立和拓展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覆盖全校91个本科专业的417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与石油企业共建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研发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8个企业重点实验室;与部属高校和地方企业共建5个协同创新中心,其中2个由长江大学牵头;与企业共建8个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

实施“四进入”合作育人。一是进入教育理念,产学研合作进入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进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二是进入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明确校内外平台与基地的教学与实习环节;三是进入教学实践过程,规定本科生要有累计不低于25%的时间在企事业单位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实践,规定相应的学分,实行“双导师制”管理;四是进入教学管理制度,产学研合作实行学校、学院、教师“三级”管理。

建立联动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了创新创业中心,承揽研究开发项目,吸纳学生参与科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016年学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9项。兰科白芨项目获风投资金3500万元,雷霆科技获天使基金200万元,法斯特电子商务公司获天使基金20万元。学校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长江大学坚持面向国家战略和生产需求,注重成果转化,着力打造服务社会的长江品牌,在工业制造、高新农业、政府智库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对地方与行业的贡献力。

打好“石油牌”,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多年来,石油学科的教师不畏艰苦,深入各大油田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攻关,解决实际问题。他们研发的钻完井液系列产品在江汉油田涪陵焦石坝国家页岩气开发示范区完全替代进口产品,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研发的数字岩心扫描仪器系列产品在与德国同类产品的竞争中胜出,常年占有国内该领域90%以上的市场;研发的油田化学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海上石油钻探;研发的石油仪表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现场。他们还积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仅在荆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注册10家企业,年均产值超过8亿元。

打好“农业牌”,服务“三农”发展。多年来,农业学科的教师始终扎根于田间地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他们的发明专利“一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成功在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转化,其单个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占领全国同类产品90%以上的市场份额,2014年以该专利及其应用为主体,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研发的黄鳝网箱养殖技术因其实用、高效而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助推行业年创产值150亿元以上。学校在高新农业方面,已形成“鳝(黄鳝养殖技术)、稻(水稻育种技术)、楠(楠木培植技术)、药(动物疫苗研制技术)、水(面源污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品牌。

打好“区域经济牌”,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学校建立了“区域经济与中部战略发展”特色学科群,承担了湖北省政府“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发展研究”、湖北省发改委“承接产业转移理论与荆州承接产业转移实践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任务。撰写的《关于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加强依法治村的提案》被评为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2016年获批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校党内监督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引起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重视。

打好“荆楚文化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学校着力打造荆楚文化研究高地,发掘传承荆楚文化。学校设立了楚文化研究院,出版了10多部高质量的考古报告,发表了大量的发掘简报、藏品介绍、译文等文章;承担了荆州市《“楚王宫”项目专题研究策划方案》《荆州博物馆开元观策展方案》《楚王车马阵景区文化元素植入方案与文物展陈方案》等重要项目。学校楚文化研究专家在中央电视台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楚国八百年》中担任主讲嘉宾,在央视纪录片《长江》中讲解楚文化。学校还连续主办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挖掘楚文化底蕴、凝聚文化资源搭建了重要平台。

面向未来,长江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努力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